有媽媽的味道! 這裡的手路菜就能吃到
隨著台北米其林餐廳名單的公布,網路上又掀起來一陣美食旋風;但是台灣這幾年歷經多次食安風暴,不論是頂新黑心油,塑化劑或是毒澱粉雞蛋等,民眾愈來愈在意吃下肚的餐點來自哪裡。而在名店鼎立的中山區中,很難想像竟隱藏了這麼一家,所有食材都標榜產地直送的台菜漁夫或小農餐廳,好讓顧客真正感受到安全且安心的私藏美味,就有如吃到家裡媽媽煮的味道般,讓人回味無窮!
小農餐廳、傳統餐廳大不同 用心、巧思通通吃得到
這樣的餐廳您心動嗎?這家餐廳的主廚劉凱晟表示,小農餐廳跟傳統餐廳不同,小農餐廳的食材都是來自產地第一手配送,以當日最新鮮到貨的為主;再者,台菜小農或漁夫餐廳所用的原物料幾乎都由餐廳老闆一手搞定,為的就是讓每位顧客感受到安心的新鮮美味,同時也顧到健康。
每日新鮮助聽器推薦採買 收服刁嘴老饕的胃
那又為什麼聽障者一定要配助聽器呢?如果不選配助聽器會出現哪些問題呢?第一、當然是與人溝通上會更加困難,久而久之,他自己就不太願意跟別人溝通了,而且慢慢地自己會走進自己的象牙塔,變得更孤獨、猜忌與孤僻。相對的,別人講話他老是聽不清楚,久了,也就不太願意與他人聊天,因為他老是聽不清楚我們在講些甚麼?或跟聽障者溝通時;往往需要更大聲講話,他才聽得見聽得清楚,那就無法聊天聊很久了,因為這樣很累,久之!也就不太願意與他聊天。因為聊起天來似乎在吵架呢!第二、就是聽神經如果不刺激,那聽力很有可能會退化得比較快,尤其是語言分辨力,會一年以2-5%的速度往下降(語言分辨力%是無法藉由助聽器增加的),而是一年比一年更聽不清楚,而不是聽不到(但聽損可能沒甚麼變化)。第三、聽損者尤其是小孩,如果不越早配上助聽器,那在學習階段會因此嚴重地落後同齡的小孩;聽障小孩當然是越早接受聽力刺激,學習語言或其他事物會越接近常人,所以及早選配是必須的。
劉凱晟說,「老鮮樓」的菜樣也相當有趣,例如來自澎湖望安的小卷米粉,似乎訴說澎湖灣的豐富海味,即便只是一盤肉絲炒飯,都吃到每道菜的用心;就連連配菜也不馬虎,助聽器都有其巧思驚喜。
值得一提的是,老鮮樓的鮮魚湯天天不同,全都是來自澎湖、東澳的現流魚貨,當日什麼最鮮就採買什麼魚貨;老鮮樓王老闆笑著說,「現在的老饕都深知只有夠鮮的魚,店家才敢拿來煮湯或清蒸的道理」。
用時光佐味 內行人才知道的好味道
老鮮樓隱藏在現代商業與日式條通的軸線上,但饕客卻絡繹不絕,若硬要挑毛病,大概就是廚房空間不大,想要品嘗佳餚前,都得先細讀八十年老屋的故事。王老闆說,扎根的老房子在城市中可能不起眼,古早味台式料理也不是高級的精緻大餐,但卻很有家的溫度,其料理的味道都相當耐人尋味。